当前位置: 首页 » 黑客如果找 » rfid黑客_RFID ***

rfid黑客_RFID ***

作者:hacker 时间:2022-08-24 阅读数:126人阅读

文字简介:

RFID问题

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分为全双工(Full Duplex)和半双工(Half Duplex)系统以及时序(SEQ)系统。全双工表示射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可在同一时刻互相传送信息。半双工表示射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可以双向传送信息,但在同一时刻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信息。

在全双工和半双工系统中,射频卷标的响应是在读写器发出的电磁场或电磁波的情况下发送出去的。因为与阅读器本身的信号相比,射频卷标的信号在接收天线上是很弱的,所以必须使用合适的传输 *** ,以便把射频卷标的信号与阅读器的信号区别开来。在实践中,人们对从射频标签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一般采用负载反射调制技术将射频卷标数据加载到反射回波上(尤其是针对无源射频卷标系统)。

时序 *** 则与之相反,阅读器辐射出的电磁场短时间周期性地断开。这些间隔被射频标签识别出来,并被用于从射频标签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雷达工作方式。时序 *** 的缺点是:在阅读器发送间歇时,射频标签的能量供应中断,这就必须通过装入足够大的辅助电容器或辅助电池进行补偿。

RFID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射频卷标的供电。无源的射频标签自已没有电源。因此,无源的射频标签工作用的所有能量必须从阅读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取得。与此相反,有源的射频标签包含一个电池,为微型芯片的工作提供全部或部分“辅助电池”能量。

1.RFID的资料存储

能否给射频卷标写入数据是区分不同类型RFID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简单的RFID系统来说,射频卷标的数据大多是简单的(序列)号码,可在加工芯片时集成进去,以后不能再变。与此相反,可写入的射频标签通过读写器或专用的编程设备写入数据。

射频卷标的数据写入一般分为无线写入与有线写入两种形式。RFID卷标的数据量通常在几个字节到几千个字节之间。但是,有一个例外,这就是1比特射频标签。它有1比特的数据量就足够了,使阅读器能够作出以下两种状态的判断:"在电磁场中有射频标签"或"在电磁场中无射频标签"。这种要求对于实现简单的监控或信号发送功能是完全足够的。因为1比特的射频卷标不需要电子芯片,所以射频卷标的成本可以做得很低。由于这个原因,大量的1比特射频标签在百货商场和商店中用于商品防盗系统(EAS)。当带着没有付款的商品离开百货商场的门闸时,安装在出口的读写器就能识别出"在电磁场中有射频标签"的状况,并引起相应的反应。对按规定已付款的商品来说,1比特射频标签在付款处被除掉或者去活化。

对一般的RFID系统来说,使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来存储数据是主要 *** 。然而,使用这种 *** 的缺点是:写入过程中的功率消耗很大,使用寿命一般为写入100,000次。对微波系统来说,还使用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内存能很快写入数据。为了永久保存数据,需要用辅助电池作不中断的供电。

2.RFID的工作频率

射频卷标的工作频率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电感耦合还是电磁耦合)、识别距离,还决定着射频标签及读写器实现的难易程度和设备的成本。

工作在不同频段或频点上的射频标签具有不同的特点。射频识别应用占据的频段或频点在国际上有公认的划分,即位于I *** 波段之中。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902~928MHz,2.45GHz,5.8GHz等。

1)低频段射频标签

低频段射频卷标简称为低频卷标,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 ~ 300kHz。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低频卷标一般为无源卷标,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低频卷标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卷标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米。

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低频标签有多种外观形式,其中应用于动物识别的有:项圈式、耳牌式、注射式、药丸式等。

低频标签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卷标芯片一般采用普通的CMOS工艺,具有省电、廉价的特点;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可以穿透水、有机组织、木材等;非常适合近距离的、低速度的、数据量要求较少的应用。

低频标签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卷标存贮数据量较少;只能适合低速、近距离识别应用;与高频标签相比:卷标天线匝数更多,成本更高一些。

2)中高频段射频标签

中高频段射频卷标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 ~ 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从射频识别应用角度来说,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卷标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鉴于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可能是实际应用中更大量的一种射频标签,因而我们只要将高、低理解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不会在此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其称为中频射频标签。

中频标签一般也采用无源设计,其工作能量同低频标签一样,也是通过电感(磁)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卷标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时,卷标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也小于1米。

中频标准的基本特点与低频标准相似,由于其工作频率的提高,可以选用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射频卷标天线设计相对简单,卷标一般制成标准卡片形状,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

3)超高频与微波标签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卷标,其典型工作频率为:433.92MHz,862(902)~928MHz,2.45GHz,5.8GHz。微波射频卷标可分为有源卷标与无源卷标两类。工作时,射频卷标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6m,更大可达10m以上。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写。

由于阅读距离的增加,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射频标签的情况,从而提出了多标签同时读取的需求,进而这种需求发展成为一种潮流。目前,先进的射频识别系统均将多卷标识读问题作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无源微波射频卷标比较成功产品相对集中在902~928MHz工作频段上。2.45GHz和5.8GHz射频识别系统多以半无源微波射频卷标产品面世。半无源标签一般采用钮扣电池供电,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

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特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无源、无线读写距离、是否支持多标签读写、是否适合高速识别应用,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容限,射频卷标及读写器的价格等方面。典型的微波射频标签的识读距离为3~5m,个别有达10m或10m以上的产品。对于可无线写的射频标签而言,通常情况下,写入距离要小于识读距离,其原因在于写入要求更大的能量。

微波射频卷标的数据存贮容量一般限定在2Kbits以内,再大的存贮容量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从技术及应用的角度来说,微波射频标签并不适合作为大量资料的载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标识物品并完成无接触的识别过程。典型的数据容量指针有:1Kbits,128Bits,64Bits等。

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

3.RFID信息安全

RFID数据非常容易受到攻击,主要是RFID芯片本身,以及芯片在读或者写数据的过程中都很容易被黑客所利用。因此,如何保护存储在RFID芯片中数据的安全,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最新的RFID标准重新设计了UHF(超高频率)空中接口协议,该协议用于管理从标签到读卡器的数据的移动,为芯片中存储的数据提供了一些保护措施。新标准采用"一个安全的链路",保护被动标签免于受到大多数攻击行为。当数据被写入卷标时,数据在经过空中接口时被伪装。从卷标到读卡器的所有数据都被伪装,所以当读卡器在从卷标读或者写数据时数据不会被截取。一旦数据被写入卷标,数据就会被锁定,这样只可以读取数据,而不能被改写,就是具有我们常说的只读功能。

从功能方面来看,RFID标签主要分为三种:只读卷标、可重写卷标、带微处理器卷标。只读型卷标的结构功能最简单,包含的信息较少并且不能被更改;可重写型卷标集成了容量为几十字节到几万字节的闪存,卷标内的信息能被更改或重写;带微处理器卷标依靠内置式只读存储器中存储的操作系统和程序来工作,出于安全的需要,许多标签都同时具备加密电路,现在这类卷标主要应用于非接触型IC卡上,用于电子结算、出入管理等。

物联网目前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1)安全隐私

如射频识别技术被用于物联网系统时,RFID标签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中,而用品的拥有者不一定能觉察,从而导致用品的拥有者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而且还将涉及到法律问题。

2)智能感知节点的自身安全问题

即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取代人来完成一些复杂、危险和机械的工作,所以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多数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景中。那么攻击者就可以轻易地接触到这些设备,从而对它们造成破坏,甚至通过本地操作更换机器的软硬件。

3)假冒攻击

由于智能传感终端、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传统TCP/IP *** 而言是“ *** ”在攻击者的眼皮底下的,再加上传输平台是在一定范围内“暴露”在空中的,“窜扰”在传感 *** 领域显得非常频繁、并且容易。所以,传感器 *** 中的假冒攻击是一种主动攻击形式,它极大地威胁着传感器节点间的协同工作。

4)数据驱动攻击

数据驱动攻击是通过向某个程序或应用发送数据,以产生非预期结果的攻击,通常为攻击者提供访问目标系统的权限。数据驱动攻击分为缓冲区溢出攻击、格式化字符串攻击、输入验证攻击、同步漏洞攻击、信任漏洞攻击等。通常向传感 *** 中的汇聚节点实施缓冲区溢出攻击是非常容易的。

5)恶意代码攻击

恶意程序在无线 *** 环境和传感 *** 环境中有无穷多的入口。一旦入侵成功,之后通过 *** 传播就变得非常容易。它的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等相比TCP/IP *** 而言更加难以防范,如类似于蠕虫这样的恶意代码,本身又不需要寄生文件,在这样的环境中检测和清除这样的恶意代码将很困难。

6)拒绝服务

这种攻击方式多数会发生在感知层安全与核心 *** 的衔接之处。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因此在数据传播时,大量节点的数据传输需求会导致 *** 拥塞,产生拒绝服务攻击。

7)物联网的业务安全

由于物联网节点无人值守,并且有可能是动态的,所以如何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签约信息和业务信息配置就成了难题。另外,现有通信 *** 的安全架构都是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出发的,不一定适合以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为需求的物联 *** 。使用现有的 *** 安全机制会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关系。

8)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安全隐患

在物联 *** 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将面临现有TCP/IP *** 的所有安全问题,同时还因为物联网在感知层所采集的数据格式多样,来自各种各样感知节点的数据是海量的、并且是多源异构数据,带来的 *** 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

RFID技术能给供应链中的企业与供应链整体运行带来那些革命性的影响或益处?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双向通信识别技术,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具备条形码所不具有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可多次反复使用等优点[1]。 RFID技术主要由RFID标签即电子产品代码(Electronic Production Code, EPC),RFID读写器与RFID数据管理系统组成[2]。 在应用RFID技术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1.物品信息录入到RFID数据管理系统, 2.RFID数据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和无线通信 *** 发射加密载数据波信号, 3.RFID读写器的接收天线读取加密载波信号, 4.RFID读写器经发射天线发送低频加密数据载波信号, 5.EPC进入低频的发射天线工作区域后被激活,接受读写器的数据请求, 6.EPC将高频加密载波信号经卡内高频发射模块发射出去, 7.RFID读写器的接收天线接收高频加密载波信号,并送至阅读器, 8.读写器接收并处理载波信号,提取目标识别码送至RFID数据管理系统。 由以上工作原理可以看出,理论上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物品的远程实时控制,这也是RFID技术能够在供应链管理中体现自身优越性的最重要原因。 一 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1.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运输环节中的应用 在货物和货车上加贴EPC标签,在货车内部加装RFID读写转发装置,从而让

企业同其供应商、经销商、客户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了解 *** 物所在的位置、状态和预计到达时间。通过EPC标签的应用可以降低传统GPS定位的成本,配合运营中心的GIS地理分析系统实现对货物车辆的快捷调度及线路优化,提高对车辆的利用率。 2.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仓储环节中的应用 通过在货物上加贴EPC标签,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标签中的信息,并将信息实时转发给数据管理中心。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改变传统人工货物盘点低效、错误率高的缺点。 配合先进的叉车车载系统,可以提高库存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储存准确度。当贴有EPC标签的货物进入仓库,经RFID读写器读取,将信息传至数据管理系统,经数据中心运算出货位,然后将数据形成存货指令发送到叉车车载系统,按照要求存放到相应位置。出库亦可实现自动化操作[3]。 3.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生产环节的应用 通过对整个生产线上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等物品加贴EPC标签,有效地实现了对生产线所需物品的跟踪与识别和自动化监控,使之能够快速的从品类繁杂的库存中准确找到生产线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个人识别的成本和出错率,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生产效益[4]。同时通过RFID技术的跟踪管理,可以找到产品质量问题的源泉,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利用RFID的实时监管技术可以提高JIT生产的效率。 4.RFID技术在销售环节的应用 RFID技术可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长鞭效应。由于RFID技术可以对产品信息加密,从而可以大大减少仿冒伪劣产品在市场流通的可能性,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消费者的利益。RFID技术可以实现商场产品的快速智能化盘点,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高结算效率,通过对货物的实施监控可以降低偷盗率,同时RFID技术可以代替并改善传统的磁性门禁技术。 二 RFID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RFID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本身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导致其至今仍不能推广应用。 1.技术不够成熟 RFID技术仍存在较高的差错率,而且还会受到液体和金属薄片的干扰,目前,RFID技术的准确识别率只有80%左右,因此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另外,RFID技术还缺少非常可靠的安全机制,RFID数据易受到攻击,主要是因为RFID芯片本身以及芯片读写过程都容易被黑客利用。黑客可以读取并改写芯片内部的数据。

但是沃尔玛,麦德龙,UPS,FedEX等许多国际大型公司的应用证明了RFID技术的适应性。 2.成本问题 EPC市场价格一般不低于2元每件,一部RFID读写器的市场价格大约为800-2000元不等,有调查表明,RFID实施的更大硬件成本是EPC产品。并且RFID技术的应用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之相应的是要改变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适应于RFID技术的新的管理系统,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曾预言,建立适用于RFID技术的ERP系统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问题。 国内的EPC生产厂家多为组装生产,而其中最为核心的芯片很少有企业有能力自主研发,多为国外进口,这也增加了RFID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成本。 伴随着RFID技术的逐渐成熟的,卖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的规模化趋势,RFID技术的应用成本也会逐渐降低,当RFID技术的应用成本降低到大多数企业可以普遍适应的时候,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就会成为可能,RFID技术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就会成为现实。信息产业部十进制 *** 标准工作组组长谢建平教授说:“预计3年之内EPC的技术在全球及在中国会有很大的改观,5年之内将有可能实现全球推广。” 3.标准不统一 由于全球化趋势逐渐明显,和许多大型公司的跨国经营,客观上要求一个统一的RFID标准。标准化是推动产品广泛获得市场接受的必要措施,但RFID读取器与EPC技术仍未见统一,因此无法一体化使用。 目前,现行的RFID技术的主要有五大标准。其中势力更大的是EPCglobal, 目前EPCglobal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EPCglobal相比,ISO/IEC有着天然的公信力,因为ISO是公认的全球非盈利工业标准组织;日本泛在技术核心组织UID目前已经公布了电子标签超微芯片部分规格,但正式标准尚未推出;相比之下AIM和IP-X的势力较弱。 由于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不同企业RFID信息系统和产品信息的沟通障碍引起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 三 小结 RFID技术虽然存在推广应用上的一些问题,但是其特有的优势让其不能构成RFID技术广泛应用的障碍,我们相信RFID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成本会逐步下降,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是时间的问题,它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会真正成为人类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RFID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物品从原料采购,在制品,产成品,直至销售市场的全程跟踪控制,实现信息的高度透明和有效管理。

RFID空中接口到底是指什么?

我来你给解释,我只专门做RFID的, RFID的空中接口是指 无线电频段,调制解调方式,数据编码方式,以及协议其他规定的内容总称。

物联网中有哪些信息安全与隐私の侍

物联网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日益广泛,尤其是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定义为:在既定的安全级别下,信息系统抵御恶意行为或意外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而这些恶意行为(事件)可能危及数据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那么在这个背景下,研究RFID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就是为了保障物联网中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是可靠的、安全的、机密的、可控的状态。

物联网RFID系统安全漏洞

RFID系统安全漏洞分析 

RFID系统作为物联网体系架构的基础,也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安全。

攻击RFID系统主要 ***  

RFID标签是物联网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它们储存了大量的商业价值信息,这对于非法用户、黑客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旦造成信息泄露或篡改,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物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

在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之前,应该首先解决信息安全与防护的问题。隐私信息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身份信息、财产信息、位置信息、个人信仰、个体特征等。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共同的需要。在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研究并应用隐私信息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法律法规保护政策:通过法律政策来规范化物联网信息系统对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和使用过程。

(2)隐私信息使用方针:通过终端用户本着自愿的原则,以及根据需要与物联网运营商、 *** 运营商等供应商达成协议来使用个人隐私信息。

(3)匿名身份应用:使用间接的匿名信息来代替实名制信息,防止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以及被非法用户用于非法活动或行为。

(4)数据加密解密: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比如商品交易信息,个人的位置信息等,可以使用复杂的加密及解密算法来混淆或置换这些隐私信息,防止被非法用户窃取。

标签: rfid黑客
  • 评论列表
  •  
    发布于 2022-08-13 05:12:47  回复
  • 黑客所利用。因此,如何保护存储在RFID芯片中数据的安全,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最新的RFID标准重新设计了UHF(超高频率)空中接口协议,该协议用于管理从标签到读卡器的数据的移动,为芯片中存储的数据提供了一
  •  
    发布于 2022-08-12 19:09:44  回复
  • 时RFID技术可以代替并改善传统的磁性门禁技术。 二 RFID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RFID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本身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导致其至今仍不能推广应用。 1.技术不够成熟 RFID技术仍存在较高的差错率,而且还会受到液体和金属薄片的干扰,目前,RFID技术的准确识别率只有80
  •  
    发布于 2022-08-13 03:49:15  回复
  • 些信息安全与隐私の侍RFID问题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分为全双工(Full Duplex)和半双工(Half Duplex)系统以及时序(SEQ)系统。全双工表示射频标签与读写器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