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高手 » 明末之纵横驰骋_大明之纵横

明末之纵横驰骋_大明之纵横

作者:hacker 时间:2023-03-26 阅读数:103人阅读

文字简介:

明清之间有哪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关键战役?

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场关键战役,这两场惨败的关键战役发生,表面上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其战役的结局致使中国历史转向了有利于满清统治的方向。

在明朝末年,乃至清朝初年,面对山河破碎,胡虏南侵的局面,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明王朝自凌迟处死袁崇焕后,辽东九边彻底落入了满清之手,而崇祯可以依赖的仅仅只有最后一道屏障------山海关。

此时的大明王朝内有农民军大顺政权的流寇式打击,外有满清胡虏的南下,崇祯皇帝识人不明,用人不淑,最终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自缢于煤山。

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拿下北京城后,为了兑现“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承诺对待北京城内的地主官僚阶级严刑拷打。同时李自成还派出吴三桂的恩师等人携带四万两巨额白银前往山海关做统战工作,为了以防万一,大顺军还逼迫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写了一封家书劝降吴三桂。

在大顺军高层自以为万事妥当只需安坐紫禁城静待吴三桂亲来受降即可。在李自成做着美梦时,一件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推翻了原先预案。引发这个茬子的不是别人,而是大顺政权李自成的得力爱将刘宗明。

刘宗明进入北京城后,一次,无意中听说有位秀色可餐叫陈圆圆的女子住在吴府,刘宗明当即 *** 大发,荷尔蒙直线飙升,立即率人冲入吴府将美人陈圆圆强行揽入怀中,并将上前苦劝的吴襄打入死牢严刑拷打。

吴府家眷仆从逃出后立即赶赴山海关,将该事的来龙去脉禀明了吴三桂,吴三桂怒发冲冠,打消了原先投靠大顺军的想法,并回师山海关准备投降满清。

然而,改变历史的两场关键战役也很快发生在了李自成和吴三桂这两位时代豪杰的身上了,也正因为他们只是豪杰,而无法像多尔衮那样成为枭雄,才让这两位汉族豪杰无法用上天所赠与的天赐良机来改写历史。

那么究竟是在清末明初,究竟是哪两场关键战役,差点让满清失去了天下呢?

一、山海关之战。

1644年,吴三桂因不满大顺军倒行逆施的行为,便举旗倒向了清睿亲王多尔衮。李自成获悉后立即调遣大将刘宗敏率领6万军队向山海关开进,而此时得知大顺军开拔山海关的消息后,多尔衮命令清军急行军,最终大顺与大清同时抵达山海关。

次日,大顺军与吴三桂部展开了激烈的血拼,吴三桂砍不过野蛮的农民起义军,在即将败亡的形势下,吴三桂不得不亲自觐见多尔衮,并当场接受多尔衮“剃发易服”的命令,将自己的博冠峨带剃成了光葫芦票的“金钱鼠尾”,然后穿上满人的服饰,一副活脱脱的汉奸走狗形象。

多尔衮将吴三桂的汉奸嘴脸考察入微后,当即决定派出八旗劲旅绕道李自成部后方发动突然袭击,最终在八旗军和吴三桂部的前后夹击下,大顺军丢盔弃甲一败千里。

此战后,汉族用来防御北方满族胡虏的重要屏障山海关彻底丢失,八旗铁骑南侵一路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由朱元璋刚刚建立起来的铁血汉家脊梁,被吴三桂这种民族败类彻底葬送,汉民族只得以孤城泣血的方式英勇与清军抗争“剃发令”,最终在满清残酷、疯狂的镇压下,汉民族彻底沦落为一条“断脊之犬”。而“胡人王朝不过百年”的历史宿命被满清长达两百余年的统治所打破。

二、吴三桂北伐战役。

1673年,康熙皇帝不顾天下初定,八旗入关战斗力直线腐化堕落的实情,悍然下令强行撤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番所辖故地。

吴三桂等人于同年举起“兴明讨清,蓄发易衣冠”的口号。虽然吴三桂个人的品行的确让人看不起,但当时满清刚刚入主中原不久即强推“剃发令”,导致中原汉族人民与满人间产生了深深的民族矛盾。吴三桂固然在满清入住汉地的过程中充当了 *** 的汉奸先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个人矛盾毕竟还是让位于民族矛盾的。

于是在吴三桂这个口号的号召下,中原大地及周边少数民族兄弟同胞纷纷举起了抗清反满的旗帜。吴三桂军势如破竹,一度拿下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土地,满清半壁江山尽贵吴三桂之手。

但吴三桂有个致命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器小无远见,用商业术语来讲就是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布局,说通俗点就是野心不够大,谋划不周密。

拿下这么大地盘的吴三桂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他没有趁着康熙排兵布阵立足未稳的千载良机继续一鼓作气拿下京城,而是陷入了深深不可自拔的幻想之中。他从来没敢想过能把自己的老板揍得满地找牙,突然间有了这么大一块地方,从小没有过过好日子的吴三桂,此刻想吃红糖吃红糖,想吃白糖吃白糖。

于是他向清廷提出:我们不要打了,你在江北,我在江南,我们划江而治,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不是很好吗?

康熙假装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但暗中加紧调兵遣将,而吴三桂仍旧蒙在鼓里继续幻想憧憬着划江而治后土财主的美好生活。

但他没想到很快康熙指挥人打了过来,耿精忠、尚可喜却临阵倒戈,吴三桂见大势已去临场败阵也要过下穿龙袍、当皇帝的瘾。

吴三桂临死前的数月,他建国号为“大周”,并自称大周皇帝。

在吴末日余晖称帝后不久就死去,满清进军神速一举击破吴三桂部,三藩之乱至此尘埃落定。

李自成、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下,本可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鼎定中原大势,然而,由于此二人目光短浅,没有对长远的事情作出更为周密的规划,导致二人挽回地走向败亡。自成的败亡致使满清入关,而吴三桂的造反失败,彻底辜负了汉族百姓驱逐胡虏的夙愿。

倘若明末清初,赢了这两场关键战役中的任何一场,那么天下也许就没有满清的什么事情了,历史也将为之改写,但历史毕竟就是历史,他无法任由我们去想象,只是后人每当看到历史的长河在分水岭处即将作出抉择时,一股蓦然扼腕的叹息由此而发。

如果李自成、吴三桂真的能赢得其中一仗,那历史真的会改写吗?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是谁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江南四大才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明朝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之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因为生病而去世。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伯虎点秋香

唐伯虎点秋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发生在明朝。故事主角是才子唐伯虎,也就是唐寅。

早在明代嘉靖或万历年间,嘉兴人项元汴的笔记《蕉窗杂录》上,就载有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稍晚一些,周玄暐的《泾林杂记》一书关于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更为详细,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雏形。而明朝末年,冯梦龙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又将其编进了广泛流传的《警世通言》中。明末还有孟舜卿写的《花前一笑》,单人月写的《花舫缘》等杂剧,用舞台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进了千家万户。实际上,据《茶余客话》和《耳谈》等笔记记载,明代历史上的确有件为一个婢女而卖身为奴的事,但这是一个名叫陈立超的书生,好事者把它附会到唐伯虎名下。另据史家考证,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 *** ,名叫林奴儿,她的年纪比唐伯虎足足大20岁。而华太师是无锡人,要比唐伯虎小27岁。因而,唐伯虎是与“三笑”姻缘无缘的。

有的戏曲将唐伯虎描写成有八九个老婆还不满足的色迷、淫棍、流氓、文痞,调戏起妇女来门槛数他最精,玩弄起骗术来也数他最聪明,唐伯虎在天有灵,也要鸣冤叫屈了。这一数百年的“冤案”,是该重新颠倒过来了。

唐伯虎是个穷文人,“反视室中,瓶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唐寅《与文征明书》)。他依靠卖画为生,维持生活尚且艰难,哪有钱来养活八九个妻子。其实,唐寅并没有纳妾娶小,他的原配夫人死于疾病,续弦的一位看唐伯虎做官无望背他而去,最后一位红粉知己叫沈九娘,民间讹传为第九个娘子。除此之外,造成讹传的另一原因,怕就是对那“风流”二字的不同解释了。

唐寅字伯虎,与文征明和祝枝山都是吴中的才子,唐伯虎尤其能文擅画,虽然气度潇洒但有时也不拘小节。

无锡望族华学士之夫人率婢仆乘画舫来吴中进香,正巧遇到应文征明和祝枝山相邀来游虎丘的唐伯虎。这时,唐伯虎看见华府众人中有一位风姿明丽、秀逸绝尘的婢女,心中暗喜,不自觉地尾随到一寺庙。

华府众人走进殿堂,施礼拜佛,唐伯虎也随着屈膝跪在那小婢女的旁边,那小婢女无意中将一绢帕遗在地上,被唐伯虎拾得。当华府的人来到虎丘时,唐伯虎在一山石旁又遇到那小婢女,便将绢帕还给她,婢女拿着绢帕看着这个书生,嫣然一笑。

文、祝二人在途中不见唐伯虎的人影儿,只得自行回去。 当华府一行游罢虎丘回到船上时,唐伯虎也雇来一条小船相随。那婢女名叫秋香,是华夫人最宠爱的婢女。

当船行至途中秋香出来倒水的时候,正好倒在唐伯虎的身上,秋香看到不仅不急反而在那里憨笑的唐伯虎,又为之嫣然一笑。船到无锡,华府的人上了岸,唐伯虎也急忙追去,在华府门前秋香看见唐伯虎还傻里傻气地追来,又嫣然一笑后走进门去,至此,唐伯虎已获得心中美人的三笑。

为进一步追求,唐伯虎不惜更换便装到华府应聘教书先生,取名华安,教华学士的两个不成材的儿子华文和华武读书写字。 一日,秋香给华氏兄弟送茶点,看见华安的桌上放着一幅题为“一对蠢才”的画像,便偷偷拿去交给了夫人。夫人虽然大怒,但见画上笔致精妙,实在难得,又经过二儿媳实际上是唐伯虎表妹的解围,并提议以夫人为模特画一幅观音像时,夫人才转怒为喜。

这时,唐伯虎便借机提出要秋香帮着磨墨的要求,以进一步接触秋香。此后,唐伯虎曾多次与秋香相约,但秋香都答应下来却不赴约。文、祝二人因探访久出未归的唐伯虎,来到无锡华府,祝枝山谎称华安是逃跑的家仆,要带他返家。唐伯虎托辞不愿回去,华学士也不愿让他离开。

就在文、祝二人无奈走出华府时,唐伯虎追出来说明了一切,三人便设计一番,以迫使华学士答应在所有的婢女中任意挑选一人为妻。 经华夫人同意后,华府的所有婢女 *** 起来供唐伯虎挑选。

然而,唐伯虎几乎看遍所有的婢女但仍不作声,只是小声说,既承恩典,我愿看看全部婢女。夫人不解地问一旁的二儿媳,二儿媳说道只有秋香一人没有出来,经夫人吩咐后,秋香出现,唐伯虎这才满意。

第二天华学士得知当夜唐伯虎与秋香逃跑,便派人到祝家探询,但听说华安在唐伯虎家。当华学士得知实情赶到唐家亲眼看到唐伯虎即是华安时,请出了秋香,由此真相大白,华学士开怀大笑,从此唐华两家认为亲家,互相往来。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枝山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 *** ,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之一”,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出身背景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是明正统己未(1439)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后辞职 回乡。他精于诗文,喜欢写行草书,远近都来求字。苏州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游的有几十人。成化癸卯 (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岁。祝允明的父亲祝瓛不如他祖父,生前不太出名,而且比他祖父早五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年祝允明二十四岁。祝允明的生母在他十六岁时已经离世。因此祝允明青年时是很不幸的。外祖父徐有贞(1407—1472)字元玉,晚号天全,苏州吴县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后来因迎英宗复辟有功,委任为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徐有贞才华绝世,天文、地理、道释、方技都很通。书法擅长行草,深得怀素、米芾笔意,在当时很有书名。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1522)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明朝亡的原因

明朝的灭亡令许多人磋叹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探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几乎每个人都想穿越时空做回崇祯,来挽救大明王朝。流行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我觉得这些观点都很肤浅。

一,明朝亡于党争。哪朝哪代都有党争,而且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党争,以取得朝局的平衡与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党争不仅不会使天下灭亡,反而会稳固君主的统治。

二,明朝亡于厂卫。东厂和锦衣卫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诞生,东厂和锦衣卫并不像影视所描绘的那么夸张,厂卫只是监督不法官吏,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说明朝亡于厂卫实在是笑话。

三,明朝亡于宦官专丶政。明朝有宦官专丶政吗?貌似从万历中期以后,宦官的地位就衰落了,有人说魏忠贤。魏忠贤的确飞扬跋扈,但天启帝用魏忠贤正是为了对付东林党,所以魏忠贤再跋扈,乾坤也在天启那里掌握着。

四,明朝亡于万历三大征。哪个朝代的战争不频繁,天启,崇祯两朝的辽东战事还少吗?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时候那么多的小国家每年每月每日都在进行战争,也没见哪个国家因为打仗,说完就完了。万历三大征耗帑银数百万两,而三大征所耗帑银都是万历从内廷拿出来的,难道几百万两银子就能把大明朝玩完吗?更可笑。

五,明朝亡于神宗不上朝。神宗不上朝,天下就会亡吗?明朝的文官体制已经很完备了,皇帝理不理政,大明朝照样运转,况且万历朝的一切大事都是在神宗主导下进行,神宗并非完全不理政。

六,明朝亡于北半球气候的小冰河期。长达七十年的气候冰河期导致明末北方粮食减产,瘟疫流行,灾民增多,但这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吗?非也。我们要知道,唐朝贞观年间,明成祖朱棣时期也处在北半球气候冰河期,北方灾情也很严重,但都渡过去了,因为政丶府赈济,当时政丶府的控制力强。

七,明朝亡于土地兼并。古代封建地租十抽三,然后地主从“三”中拿零点五上交农业税,有了十之七,农民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

八,明朝亡于白银输入减少。西方学者提出观点明末国外白银大量输入中国,导致通胀,后由于白银生产无利可图导致白银开采量减少,从而使得我国的白银输入量减少,而民间白银多窖藏,导致通缩,由于前期通胀已经发生,所以最终结果是物资贵,白银匮乏,导致经济崩溃。这种观点错,为什么错?因为白银输入减少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不足,导致物价下跌,而明末在市场上流通白银减少的情况下反而出现物价上涨不是因为前期白银太多,前期白银多导致物价高在白银流通量减少的情况下物价自然会跌落,这个用不着担心,但为什么在白银减少情况下物价反而不跌呢?这是由于结构性通胀的原因,也就是由于基础商品——粮食的产量降低,导致粮价上涨,从而带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所以根本问题还是粮食问题,而不是白银问题。至于说白银减少政丶府无银买粮赈济灾民更是笑话,明末粮食减产,就算你银子多难道就能买来粮食吗?所以明朝灭亡跟白银输入多少没有关系。明朝亡于贪官污吏,政丶治黑暗。这些都是大话,空话,经不住推敲,站不住脚的.十,明朝亡于李自成起义和清兵入关。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十一,明朝亡于气数。这个最可笑,这个理由完全是学者掩盖无知的表现。任何结果都有他发生的理由,千万不要归结于气数。

前面的几种流行的观点我都驳斥了,那么明朝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两点。

一,文官集团势力过大,皇权受到抑制。事实上严嵩死后,大明的文官们一直是铁板一块,皇帝再也无法分化,控制,万历不上朝,正是基于此,万历上朝是那回事,不上朝还是那回事。这些信奉理学,心学的文官们有着类似宗教似的狂热,鄙视一切非科举出身的人员,他们把持朝政,压抑皇权,为了他们的信仰与教条不怕流血牺牲,其直接结果是皇帝也无可奈何。外加上只知空谈,放炮的海瑞给他们树立了楷模,一旦皇权受到抑制,那么国家制定的政策不是从全局考虑,而是从文官集团的利益考虑,也就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考虑,大明的文官集团正是明末江南资产阶级的代表。由于明太祖出身寒苦,深知民情,加上明朝初年经过战乱后,百废待兴,所以太祖与民休养生息,其直接结果就是明朝赋税一直很低(黄仁宇观点),商业税更低,所以明朝财政一直很困难,到了崇祯朝,打仗没钱,赈灾没钱,而江南富商巨贾一掷就是几十万两,上百万两,皇上想增加赋税立刻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另外,明末时期商业发达,商人从海外贸易中赚取巨额资金,由于东林党的阻扰,商业税却无法提高。万历朝实在没办法,于是开征矿税,结果大臣们唆使地方官杀税使,从此可时见一斑。如果皇权强势,财政充裕,那么可以在北方兴修水利,这样到了灾年也可以应对。所以,那帮空谈误国,祸国殃民,自以为是,打击报复,只知逃税的东林党绝对是大明朝的奸臣,而打击东林党的魏忠贤绝对是大明朝的贤臣,对的起自己的名字,魏忠贤死后,东林党重新掌权,商业税罢。我的观点是,皇帝应该减少任用富庶省份的官吏,尤其是有士绅背景的官吏,这样制定的政策才能从全局考虑,才能够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调配。

二,明末经济制度的超前发展(黄仁宇,杜车别观点)。中国古代为什么重农抑商,因为气候,河流,地理的因素决定了我国是个农耕国家,不像欧洲以商业为主,所以我国大部分人口是农业人口,这就决定了粮食生产安全是中国古代的之一要义,没了粮食,百姓就要造丶反。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禁止海外贸易,正是为了限制农业人口从事非农行业,导致粮食减产。

而明末,江南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海外贸易活跃,大批的农业人口进入手工业或从事海外贸易,而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使得实物税转变为货币税,人们不生产粮食也可以交税。江南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后果就是江南人口的口粮需要湖广供给,到了明末战乱时候,江南富商们有钱买宅子,买地,却买不来粮食,清兵南下后,南方四镇的二十万精兵因为没有军粮,全部投降清兵,政丶府无粮,征兵也困难。南方粮食姑且紧张,那么北方遇到了那么大的灾情,可以说天下已无粮赈济,设想,如果江南加大粮食生产,提前数年调运粮食储备于北方各省,到了灾年,开仓赈济,情况是不是要好很多。

再来谈谈张居正的赋税改革。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使得明朝往商品经济迈了一大步,但正是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使得明末商品经济过渡发展,从而导致明朝的灭亡。在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以前,农民收割完了粮食就可以交税,但赋税改革后就不行了,还要拿市场上去卖,换了钱再交税。而收割粮食和卖粮食的季节都一样,大家都卖粮食,粮商就会趁机压价,等于农民又被盘剥一次,变相的加重了赋税。江南这些地方还好一些,因为这些地方银子多,经济外向型大,还可以种植利润大的经济作物换钱,西北这些缺银,经济内向型的地方就更严重,农民为了换钱受的盘剥更大,所以除了灾荒外,农民起义为什么在西北爆发,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前面说的,张居正的赋税改革等于是鼓励种植经济作物而不种植粮食,所以导致大明王朝灭亡的不是李成梁,不是万历,天启,崇祯,魏忠贤,而是张居正,这位大明王朝的之一能臣,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诡异。

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由于商业的过渡扩张,耗尽了帝国的资源,最终搞垮了这个帝国。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7集 崇祯帝(解说词)

第87集:崇祯帝

这是公元1610年,北京的农历岁末,持续了几天的雨夹雪,让这座古老的皇宫,又多了几分阴森。每年的这个时候,太监和宫女们都分外的忙碌,因为再过几天,就要迎接又一个新年的到来。腊月二十四清晨时分,一声婴儿的啼哭从东宫传来,皇长子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也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来到了人间。在大雪纷飞的清晨来到人间,在凄风苦雨的夜里告别人世,这个亡国之君的一生都没有晴天。

朱由检的生母在他五岁时便去世了,父亲让西李选侍康妃来抚养他,十一岁时又改由东李庄妃抚养。庄妃宽厚,给了小朱由栓全部的关爱。这个巨大而又阴森的皇宫,对朱由栓来说充满了阴郁。祖父万历皇帝嗜酒好色,父亲即位后一个月就突然去世,只有长他几岁的哥哥朱由校与他手中情深。这个皇帝哥哥似乎对本职工作并不感兴趣,又或许是没有勇气扛起破败的江山。总之,这位大明熹宗皇帝更精于木工,做木匠的本领比当皇帝强得多。

朱由检和哥哥十分亲密,有一次他问哥哥,你这个官我能不能做。熹宗微笑的说,可以,等我做几年之后,就由你来做。不料,一语成谶。熹宗真的只做了短短七年皇帝。游玩时的一场意外,让他染上重病。天启七年(公元1627)八月十一日,熹宗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了朱由检,准备将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交给了不满18岁的弟弟。他鼓励弟弟要大胆理政,中兴明室,并托付了两件事:一是善视中宫,二是魏忠贤可任。

天启七年(公元1627)八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哥哥去世后的第二天,朱由检入宫。入宫前皇嫂张皇后一再告诫他,不要吃宫中食物,入宫时记得在袖中私藏些麦饼,因为那位被熹宗认为可以信任的魏忠贤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当初熹宗病危时,魏忠贤意欲发动宫廷政变,后在死党崔呈秀的劝阻下,并未实施。然而,他此时对朱由检的拥戴,纯属违心之举,暗藏的杀机时刻都在。朱由检由巡逻宦官那里拿来一把佩剑放在身边,但依旧彻夜未眠。

公元1627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本该秋高气爽的季节,却依旧阴云密布,朱由检在皇极殿举行即位大典,决定次年改年号为崇祯。

商传:崇祯皇帝登基有时候,正是他们(宦官)专权最猖獗的时候,因为天启皇帝就是一个完全不管朝政,就是一个玩闹的皇帝。其实在明朝的历史上,这种玩闹的皇帝不少。但是这些皇帝,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间,都有人给他干活,就是内阁。而内阁的首辅大臣,包括内阁的这些成员,他们都是社会精英,他们是从士大夫文官考制制度涌现出来的一些干吏,由他们来管理。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内阁已经变得很弱了,变成宦官专权了。像魏忠贤目不识丁,他不识字的。这些人素质极低,谋求个人利益的欲望极强烈。所以把整个朝政,用乱政两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差。

然而,初登皇位的崇祯皇帝所面临的危险与挑战,远不止来自朝廷内部的阉党之乱。在距离京城仅有几百公里的辽东地区,帝国的边防局势起来越严峻。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兵攻明,并在两年后攻陷抚顺。次年,明朝 *** 以18万大军,分四路讨伐后金,两军在萨尔浒一带决战,明军大败,彼此元气大伤。后金的崛起,成为明朝东北边界的心腹大患。

国内局势更不容乐观,从万历朝以来,百姓赋税不断加重,官僚权贵生活奢侈,战事频仍,所有费用全部出自百姓。到天启年间,名目更多。百姓衣食无着,四处逃亡,最后揭竿而起。天启二年(公元1622),山东河北等地爆发徐鸿儒领导的白莲教起义。天启七年(公元1627),陕西白水王二带领饥民杀死知县,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宦官专权,朝廷黑暗,边防危急,民生凋敝。崇祯帝从皇史那里接手的,竟然是如此一副烂摊子,烂的让他惊愕不已。那么,这位年轻的皇帝,将选择什么做为终结乱象的突破口,实现他的中兴之梦呢?

终结乱象,首先从铲除阉党开始。天启七年(公元1727)十月十三日,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阉党五虎之首崔呈秀。七天后,崇祯帝免云崔呈秀兵部尚书的职务,自此揭开倒魏大幕。

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罗列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崇祯帝让太监当着魏忠贤的面宣读奏疏。魏忠贤听罢,万分惊恐,第二天便请求辞职。几天后,崇祯帝下诏将魏忠贤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司香。然而,魏忠贤居然气焰不减,离京时带着卫兵一千余人,前呼后拥,招摇过市。崇祯帝闻讯大怒,下谕将其缉拿回京。

天启七年(公元1727)十一月初六,在阜城县南关,慌乱逃命的魏忠贤和贴身太监李朝钦,在一个小施舍中栖身。此时的魏忠贤已彻底明白了崇祯帝的决心,自知必死无疑,长虚短叹,与小太监相对狂饮。

夜半之时,隔壁房间竟有人唱起了名叫《桂枝儿》的小曲。如此万念俱灰之时,这段小曲在魏忠贤听来,无异于催命之曲,绝望之中,解带自缢。

在崇祯帝的严厉督责下,对阉党的清算开始了。崇祯帝启用了一批曾经被魏忠贤排斥的官员, *** 冤案无数。这些人干净利落的办事态度,让崇祯帝非常欣慰。他不特意留下墨宝,夸赞身边的官员:“明理纪实,心领神会,五韵精严,八法清贵,周旋于规矩之中,超越科万象之外,有以似其人乎,然也,若止于笔,方焉则未。”崇祯帝此时的捣鼓之情溢于言表,铲除魏忠贤阉党,更加坚定了他扭转乾坤中兴明室的信心。

崇祯二年(公元1629)三月十九日,持续一年多的阉党逆案,终于定谳。钦定的阉党分子共计258人。铲除阉党,的确让崇祯帝踏实了不少。他一方面开始内政改革,重振朝纲,另一方面则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内忧外患,把注意力转向了辽东,这也是崇祯帝中兴诸葛的第二步。这一决策,让一个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就是曾因魏忠贤排挤而辞官归隐的名将——袁崇焕。

明朝与后金爆发萨尔浒之战的那一年,袁崇焕考中进士。几年后,他便受命奔赴辽东。天启六年(公元1626),袁崇焕孤军驻守宁远,用红夷大炮击败后金,努尔哈赤重伤而退,不久病死于沈阳,而袁崇焕则一战成名。他在辽东精心布局,加强防务,使明朝 *** 在辽东战局上,获得了一个绝好的转机。在崇祯帝看来,重新启用袁崇焕,无疑是平定辽东的重要一步。崇祯帝升任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将解决辽东外患的重任全权委托给他。在崇祯元年的一次召见时,袁崇焕慷慨激昂地对崇祯帝说,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然而,当有人私下里问袁崇焕有何韬略时,他竟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聊慰上意耳。

商传:当然,袁崇焕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但是袁崇焕不是一个了不起政治家。那个时候辽东已经坐大了,不是当年萨尔浒之战之前的情况了。因为已经完全是人家后金,后来的清,人家采取攻势,明朝节节败退,采取守势。最后只能把山海关外沿基本上没什么力量了,没有回天之力了,只能守住山海关。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说这样的大话,无非就是要表现自己。

短短几年后,袁崇焕就为他夸下的海口付出了性命的代价。到任之后,袁崇焕很快发现,辽东局势错综复杂,五年平辽远非易事。镇守皮岛的将领,毛文龙的所作所为,引起了袁崇焕的关注。崇祯二年(1629)六月,袁崇焕先斩后奏,以十二条当斩之罪擒杀毛文龙。袁崇焕发誓说,我若不能恢复辽东,愿齿尚方以谢尔。

商传:实际上明朝后期,党争很厉害,形成了各种政治派别。在这种情况下,他杀了毛文龙以后,当时有很多人非常反对他,而且写了《孤独昊天录》之类的这样的文学作品来披露这个事件,引起了大家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实际上就埋下了他跟相当大的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

毛佩琦:作为一个军事将领,每到一个地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震肃一方是必要的。但是擅杀大将很可能带来整个军事格局的变迁。毛文龙的部下遍布各地,他就是一个严密的防御网,也是一个严密的关系网。那么毛文龙一杀,这些人的态度,这些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整个北方边境的安全格局,也就会发生变化。

擅用尚文宝剑斩杀镇辽大将,袁崇焕的这一做法,大大超支了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毛文龙被杀之后,侧后方对后金的牵制丧失了。崇祯二年(公元1629)十月,后金军队便大举南下,直接导致后金军队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己已之变”。

皇太极的十万大军,避开重兵防守的宁远、锦州一线,绕道哈剌慎部,很快便突破长城边隘,在十月下旬,兵临军事重镇遵化城下。遵化城距北京不过二三百里,十一月初一,京师宣布 *** 。按理说,袁崇焕应该率部,在顺义、蓟州、三河一线阻击后金军队,不应退守通州、昌平。但是,袁崇焕以京城安危为念,率军直驱京城,抵抗后金的战线,一下子被推到了北京城下。部下劝他说,外镇之兵,未奉旨而贸然进至京师城下,万万不可。袁崇焕却说:“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济事,虽死无憾。”。他随即率领九千关宁铁骑,日夜兼驰,抢在皇太极之前,抵达广渠门外。次日,袁崇焕军队开入京师的消息传开,朝野舆论哗然,说袁崇焕这样做是故意召敌。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军与后金军队,在广渠门决战。袁崇焕身先士卒,明军大胜,皇太极退兵。第二天,皇太极故意放走了被俘的太监。急忙逃回宫中的太监,给崇祯皇帝带回了一个令他极为震惊的消息。太监说,前一天晚上,他亲耳听到皇太极的手在低声耳语,说今日撤兵是皇太极与袁崇焕的密约,事情很快可成。这其实正是皇太极精心布下的反间计。十二月初一,崇祯皇帝召见袁崇焕,当迁宣布将他逮捕入狱,同时合大同总兵满桂,统领各路勤王之师。后金兵退不久,崇祯皇帝将袁崇焕凌迟处死,死状惨不忍睹。

 商传:即使不是作为卖国的罪行而死的话,袁崇焕也很难再维持下去了。他是崇祯皇帝看重的能臣,而不是崇祯皇帝的近臣。在袁崇焕的政治生涯中,他最没注意到那时候各种政治势力交错,这些政治派别之间互相争斗。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情就引起了很多人对他的记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那么好,现在机会来了,我们一定要失去这件事情,让他死。

袁崇焕通敌卖国的罪名,直到南明时期才得以 *** ,后金实施的反间计,固然是袁崇焕之死的一个原因,后来的清朝政权,也愿意以此炫耀皇太极的谋略。然而,其决策武断,刚愎自用的性格,也酿成了袁崇焕自身的悲剧。无论如何,一代名将袁崇焕,最后惨死在他一心效忠的君主刀下,死于朝廷纷杂的政治斗争之中,却是不争的事实,明朝自毁长城。外患还未平息,内忧又烽烟四起。崇焕元年七月至十月,短短三个月里,陕西定远逃卒王嘉胤,白水的王子顺,安塞的高迎祥,清涧的王左挂,公元1616年汉南的王大梁,纷纷举旗,率众造反。崇祯二年(公元1629),李自成在榆中发动兵变。崇祯三年,张献忠在脂起义,农民起义军犹如燎原之火,由陕西向外蔓延。让谁去担当剿灭农民军的任务呢,陕西三边总督之职空缺数月,杨鹤临危受命。他采用安抚政策,但是收效甚微,县城有农民军旋降旋叛,反复无常,因此遭到朝廷大臣指责,杨鹤请求辞职,但崇祯皇帝不许。崇祯四年,杨鹤终于因一个叛军的反复,而下了大狱。崇祯四年十一月,洪承畴接任陕西三边总督,变扶为剿,大开杀戒,一时收到奇效。到次年年底,陕西全境基本荡平。但是,零散的农民武装,向旁近各省溢出。数万农民军渡过黄河,深入河南、湖广、四川等地。剿灭农民军的拉力棒,传到了陈奇瑜手里,崇祯七年(公元1634),陈奇瑜聘任山、陕、豫、湖广、四川五省总督。最后竟在关键时刻铸成大错。崇祯七年六月,陈奇瑜将败退的李自成农民军,围困在车厢峡。李自成走投无路,只好诈降,而陈奇瑜居然答应,李自成得以死里逃生,后来复叛。崇祯帝大怒,将陈奇瑜下狱,

商传:它(崇祯帝的做法)是两种,一种是在打着乱伏的过程中间,有一个人打赢了,好,这就归你管了,这是一种。还有一种都不行了,派一个人去,派一个人去了没两天,打败了,打败了就撤了,再换一个人去。

毛佩琦:你想一个官员,在位子上走马灯一样变来变去,他不可能有所作为 。在崇祯的十七年当中,内阁成员先后有五十人之多。你想他们能够做成什么事。

燎原烈火再次熊熊燃烧,农民军的再生力量,超乎了皇帝的预料,农民军溃围而出后,刘集河南境内,然后兵分四向。威胁迅速升级,明军的围剿大军还没来得及集结,一部分农民军,便从河南进入南直隶凤阳府。崇祯八年(公元1635)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凤阳皇陵被毁。在崇祯皇帝的布置下,洪承畴督剿西北,卢象升督剿西南,就在洪承畴卢象升围剿农民军稍有起色之时,辽东边事却再度告急。

崇祯九年(公元1636)四月,满洲、蒙古诸贝勒、汉军都元帅、总兵官及文武大臣,齐集盛京沈阳,举行隆重典礼,大清国正式成立,皇太极即位,他就是清太宗。

崇祯九年六月底,清军从喜峰口南下,京师再次 *** ,几天后,满洲铁骑,攻至北京皇陵所在的天寿山,进抵昌平,前锋到达西山。崇祯帝不得不调兵遣将,全力对付,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入卫京师,农民军再次获得喘息机会。

毛佩琦:崇祯帝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他在选择的时候,确实费了踌躇,先安内还是先攘外,这一点在他的政治格局当中,实际上是一个走钢丝的局面。当然明朝曾经几次有彻底平复国内农民起义的机会,但是崇祯皇帝低估了明朝政权的腐败程度,也就是低估了农民对 *** 的仇恨与不满,也低估了农民起义的再生能力。

果然,获得喘息的农民军又很快壮大,被推为闯王的李自成,继续在四川、甘肃、山西一带征战,崇祯十年三月,杨嗣昌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一个“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剿灭农民军的策略。这个策略首先限制了农民军的流动性,然后步步为营,个个击破,一经实施,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在渭南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烈部17人躲进商洛山中。得此大捷,崇祯帝大喜过望,他特意赐书杨嗣昌,对他大加赞赏,“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意思是你杨嗣昌是个贤德的人才,在国家有难之际,你出兵镇压作乱的流寇,从此使国家安定,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危难之时得此良臣,无异于绝地逢生,崇祯帝似乎再一次看到了一线生机。然而,就在张献忠兵败,李自成退回陕西之际,辽东局势再度告急。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九月,清军入墙子岭,蓟辽总督吴阿衡战死,京师 *** 。危急情况下,崇祯皇帝又只得从农民军作战前线调回洪承畴。在崇祯紧急调遣的精锐部队保护下,北京安然无恙。然而清军铁骑却深入内地两千里,破城70余座,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一番饱掠之后北归。

商传:因为他毕竟是个少数民族,他才多少人啊,       要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他信心不足。所以他主要的,从蒙古那时候开始,到清军入关都是骚扰型的,他还不以占领你的地方扩大我的领土为目的。

毛佩琦:为什么崇祯帝没有专心一致地去镇压农民起义,就是因为北方有一个干扰。他一旦有还手之力,他立刻主小西那奈面对北方的问题。他从来就把清军的敌对,放在之一位,他并没有把李自成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不幸的是,当时的国内矛盾,已经如火如茶。

无论皇太极当时是否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此次南侵却实实在在让崇祯帝开始焦虑,时局似乎很难再发生逆转。他的两个心腹之患都已强大起来,噩耗接踵而至。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进入河南,适逢河南大灾,李自成收留饥民,开仓放粮,提出均国免赋的口号。一时间远近饥民一呼百应,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荷锄而往。李自成部快速壮大,对明王朝威胁更大的一支农民军力量就此形成。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二月,张献忠攻下襄阳,将襄王朱诩铭和贵阳王朱常法等处死,杨嗣昌四正六隅计划彻底破产。同年正月,李自部也风生水起,攻占洛阳,钉死福王朱常洵,剁其肉与鹿肉相杂煮熟,称之为福禄宴。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三月,清军再次大兵压境,洪承团全军覆没,最终变节。松山、锦州相继陷落,塔山、杏山失守,明朝丧失宁远以北大片疆域。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一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四月雷震奉先殿兽吻。五月,张献忠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九月,凤阳地震。十月十一是,李自成占领西安。这一年,京城还疾病流行,死者枕藉。

莫非天要亡我大明,江山破败,国之将倾,作为君主竟已无能为力。崇祯帝怀古思今,感慨万千,提笔抄录了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休,君去诚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心怀中兴之梦的崇祯帝,何尝不希望大明王朝能如汉朝一般的强盛。然而此时,他已无力回天。

崇祯十六年年底 ,北京城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又一次辞旧迎新。然而,在紫禁城红墙深处,一切都显的那么阴沉、晦暗,了无生气。在新年的钟声中,李自成的部队横扫秦晋大地,正向京城悄悄逼近。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正月初一,北京城内阴云蔽空,日色无光,大风骤起,沙石横飞。南京凤阳地震的恶讯,也传进宫来。巫师占卜,卦辞更是大凶之兆。风从乾起,主暴。兵至城破,臣民无福。星入月中,国破君亡。这一天的元旦早朝,早早来到大殿的崇祯皇帝,只看到值班的锦衣卫指挥使,直到上进钟声不断敲响,文武群臣们才纷至沓来。

这一天的西安城,却是另一番景象,天朗气清,红日高照,喜气洋洋。李自成改国号为大顺,大明崇祯十七年成了永昌元年。正月初八,大顺军主力挥师东向,目标直指北京。李自成大兵压境,决战的时候到了。崇祯帝急诏天下兵勤王,而官员们却因为军饷问题和他讨价还价,最后应如入卫的,只有区区八千人马。崇祯帝此时才意识到,李自成的威胁,远远超越了满洲军队。大明王朝两百多年基业,难道就这样葬送在自己的手上。崇祯帝决定最后一搏。他痛下决心,命镇守在宁远前线的吴三桂火速进京。然而崇祯帝没有料到,此刻的吴三桂,却带着五十万人马犹豫不决。三月上旬就从宁远启程,日行仅仅五十里,十六日才进入山海关。而这一天,李自成攻下昌平,随即进犯明皇陵,焚烧享殿,砍伐松柏,祖坟被刨。崇祯帝闻讯,号啕痛哭。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高碑殿和西直门外,都响起了隆隆炮声,崇祯帝坚持早朝,群臣相对而泣。次日的北京城,被凄风苦雨所笼罩,城中的官员们很多都已四处逃散。一位不知名的小吏,在他的《燕都日记》中写到,先是,连旬天气阴惨,日色无光。是日,大风、骤雨、冰雹、雷电交至。还有人记载说,当时的北京城阴雨蔽天,飞雪满城,惨钉之气,透人心脾。明朝政权和崇祯皇帝最后的日子来临了。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三月十八日夜,北京城内的明朝官兵大开城门,争相迎降,炮声停止,农民军控制了全城。这天夜里,北京城上空细雨夹杂着雪花,在烟雾迷蒙中洒向大地。崇祯帝带着心腹太监王承恩,悄悄登上煤山眺望,确认内城已经沦陷,决定下山布置善后事宜。他让三个儿子,换上平民衣服逃走,好让大明王朝留下一线希望。生离死别之际感慨万千,尔三人何不幸生我家也。皇宫嫔妃们,也到了和崇祯帝雇别的时刻。袁妃与周皇后,一个死在崇祯帝的剑下,一个自缢身亡。其他几位公主嫔妃也倒在了崇祯帝的剑下,就连熹宗的皇后张氏,也选择了自缢。

商传:崇祯皇帝他没有选择,就是所有的官员都有出路,他可以投降啊,换了一个主子,谁我都可以投降。只有他没有出路,他没有投降的机会,要不然做皇帝,要不然什么都不是。

毛佩琦:明朝灭亡的趋势,实际上到崇祯时期已经不可挽回。尽管他的勤奋,尽管他的力图振作,都没有能够起作用。所以个人以一已之力云力挽狂澜,挽回一个已经倾倒的大夏,那是无力回天的。

三月十九日子时,王承恩再次陪同崇祯帝登上煤山。两人相对,默默无语。最后,在寿皇亭旁边的一棵大树下面,主奴双双解带自缢。

据说,崇祯皇帝自缢时,留有血衣遗诏“腾自登基十七载,三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腾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将文官尽行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十九日,大顺农民起义军完全占领北京,秋毫无犯,开入内城。正午,李自成毡笠缥衣,乘乌驳马,自城北德胜六入城。驿卒出身的李自成,成了明王朝的掘墓人。

北京城并未因崇祯帝的死去而陷入悲痛之中。市民们张灯结彩,摆香设案,到处张贴着迎接新主子的标语。

朱由检十八岁即位,三十五岁离世,在位十七年,勤于政事,夙兴夜寐,以图中兴,和他的皇祖皇父皇兄,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曾对廷臣说,朕御极以来,夙夜焦劳。确实如此,他即位之初,即恢复了久已废弛的召对传统和日讲、经筵。不久,又恢复每日视朝的祖制,十几年如一日。就在他生命结束的最后两天,仍坚持上朝。如此勤勉,沦为亡国之君的偏偏是他。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皇帝是历史的奴隶。这一次,明王朝的历史选择了朱由检当它的奴隶,而且为它殉葬。

求几本男主角被女主角背叛,而后男主角超嗜杀性格超冷的小说,要男主角特别冷的那种,要玄幻小说

你直接去看师士传说好了 对主角来说除了自己其他的都是渣!!!!

我倒是想起其中一本 和无限流很相像 大约是这样的 男主开始是个废材 穿越到了一个世界里 由于胆小怕事和懦弱让别人看不起他并打骂 队伍有的几个女的也是看不起他 一次出去寻路还是怎么的 反正就是那几个女的还有一个男的遇难了 里面有一个女的是他喜欢了 他去救咯 没想到那一男几女把他当挡箭牌跑了~~~~~~~~~~他希翼的看着自己喜欢的那女的 听到另男的说 这样的垃圾不用理 然后自己带头和另几个女的跑掉了 走前一男几女的还对他抛了个轻蔑的眼神

他活了下来并成魔了 然后对抛弃了他的人展开了疯狂的虐杀和折磨 虐杀是男的 折磨是女的....... 接下来我没看......所以忘记了书名 不过内容太深刻了 因为接下来那个太YY了- -

  • 评论列表
  •  
    发布于 2023-03-09 21:28:28  回复
  • 委任为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徐有贞才华绝世,天文、地理、道释、方技都很通。书法擅长行草,深得怀素、米芾笔意,在当时很有书名。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

发表评论: